按照经典的 Insall 股骨截骨原则,需要重建股骨远端外旋角度以重建股骨远端旋转力线。当旋转力线不良时,导致髌股轨迹不佳,出现屈膝不稳、不明原因的膑前痛、髌股半脱位、髌骨弹响、增加假体磨损以及膝关节僵硬。MichautM 等报道人工 TKA 术后由于髌股轨迹不良而导致上述并发症的几率达11.5%~12%,并且占人工 TKA 翻修原因的 50%。
相关膝关节生物力学实验证明,旋转力线参考股骨外科通髁轴能有效重建良好的髌股轨迹,减少上述髌股轨迹不良导致的症状,但股骨外科通髁轴在术中只能通过术者触摸定位,无法直观地标记;并且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股骨内上髁沟更是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而更加难以辨认,术中准确定位股骨外科通髁轴困难度较高。
目前国内多采用的是基于西方人群设计的膝关节假体,由于西方人群的 PCA 接近 3°,因此传统人工TKA 器械参考股骨后髁连线外旋 3°即为股骨外科通髁轴,但由于骨关节炎对于股骨后髁磨损程度的不对称,易造成旋转力线不良;并且孙云波等报道,当股骨后髁存在缺损、畸形时,股骨后髁连线定位不准,简单参考股骨后髁连线外旋 3°截骨可能出现股骨远端内外前髁旋转切迹,也增加了股骨远端假体周围骨折的风险。孙振辉等采用 CT 扫描确定股骨外科通髁轴,连续测量 3 张清晰显示股骨远端内外上髁的二维 CT 图像中的 PCA 以提高股骨旋转力线的重建,但二维 CT 图像常受拍摄时体位、患肢的屈曲挛缩畸形等因素影响,导致不同层面间显示的股骨内外上髁定位不准。